2、必须确立中小企业是信息化主体的战略地位
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是信息的需求者,消费者;更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因此,企业在信息市场上,应处于主体地位和主体态势。由于网络为他们扩大市场提供了机遇,为低成本扩张提供了可能,为封闭的经营者开拓了思路,为滞销的产品找到了商机,为企业的扩展提供了资源。因此网络经营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竞争能力。因此,跨国集团在市场扩大化的进程中,纷纷要求打破贸易壁垒进行跨国经营和跨国采购。
2000以来年世界上许多大的跨国集团,先后做出了一个共同的举动:就是投巨资,建设网上交易市场。一时间,网上竞争的硝烟弥漫。先是美国惠普公司(HP)康柏公司、及NEC等成立了网上市场。紧接着美国IBM、韩国LGElectronics、松下电器产业、加拿大NortelNetworks、美国SeagateTechnology,Solectron、东芝等8家公司联合宣布,为了分割和控制目前拥有的约7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计算机、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商业机会,投入资金约为2亿美元成立进行企业间电子商务(EC)的网上市场。
在此前后,欧洲4家钢铁厂也宣布成立了一个网上市场。美国铝公司等8家金属公司宣布成立一个中介性质的"金属系列产品"网上市场,将金属材料生产商、销售商和金属制品制造商连接在一起。紧接着,全球14家最大的矿业和金属公司为节省采购成本,也集资1亿美元宣布成立一个网上市场。这个网上交易市场,将云集各类供应商,提供从钻井设备到炸药等各种物资。目前全球矿业和金属产业的采购总额每年约2000亿美元,14大公司占其中的60%,其相当一部分采购将在网上进行。
不仅网络经营能力已经成为了跨国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而且网上营销市场已经成为跨国企业争夺的前沿阵地和竞争焦点。因此,在美国已经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利用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所有这一切说明:增强、提升网络经营能力不仅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
更说明:广大的中小企业同样是网上营销市场上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是现代企业的网络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的制定、参与和执行的主体.,眼下,美国网上采购团的到来,广州网上广交会的火热、阿里巴巴大量国际买家的登陆就是信号和证明。它说明大型国际买家,国际采购集团将从网下采购,转向网上采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这种国际商品市场的战略转移。以主动的姿态,主体的资格尽快杀上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主战场。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成为网络经营的主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从思想认识到经营理念再到企业管理架构和营销技巧的全面转变,更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种由现实到虚拟的、由陆地到网上和网上、网下整合运用的一种历史性跨越。
实现和完成这一历史性跨越同样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是中国广大中小企业能不能真正成为信息化主体的关键之所在。由于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没能很好的实现和完成这种跨越。因此,当前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出现了一种"主体错位现象"。这种错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就是:
主体资格和主体意识的错位;
主体资格和主体能力的错位;
主体资格和客体资格的错位。
这种主体资格、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错位,使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仅仅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去主动获取商机。很多企业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有名无实的空站。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当一批中小企业没有把提高企业的网络经营能力看成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没有认识到企业是网络经济的主体。形成了"要我信息化"而不是"我要信息化"。再加上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难,相当一批企业和企业家不懂得怎样领导和管理信息资源的生产和运营。去管理上线的网站。因此,前建后停,前建后乱的情况难免发生。但。我们应该尽快的改变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