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Ⅲ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的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与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推出,拉开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1998年“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的开展,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国政府已认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与企业竞争的影响,正积极稳妥的推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1998年以来,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与协调力度明显增加。1998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6次首脑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就电子商务问题的发言,明确的表明了我国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决心。我国电子商务总体框架的推出,使得电子商务有更加规范的应用与发展环境。不少地方政府也对电子商务给予更大的关注与支持,开始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我国相继实施的“金桥”、“金卡”、“金关”与“金税”等一系列金字工程,这些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正在日趋改善。目前,关键的网上支付问题已在一些金融机构得到了实现。同时,电子钱包、数字货币、智能卡等支付手段也在积极发展中。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有关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问题,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安全认证中心,开始进行与安全标准、电子签名、密码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开发。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实物配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得到认识,出现了专门为电子商务项目服务的专业配送企业
作为电子商务的存在基础之一,我国Internet用户数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从1998年开始,我国上网人数几乎以每年2-3倍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根据调查表明,我国上网用户中有30%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同时,Internet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国内6大主干网带宽正在大幅度的增加,移动互联网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写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基础。
面向行业的专业电子平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那些以大的行业作为依托的专业性网站。同时,面向消费者的垂直性网站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满足个人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至关重要,这是受到我国上网人口的特点限制的。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的上网人口仍将已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这些人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并具有很强的购买力与独特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是由我国独特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发展与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历史造成的,使得社会群体在收入、观念与文化方面有很大区别。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上网人口仍以沿海发达地区与大中型城市为中主。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要考虑这个因素,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发展战略,以便有效的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与效益。
Ⅳ 中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CII,www.cii.net.cn)在北京发布了《CII中国电子商务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CII的工作是研究互联网经济及商务模式,探索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企业、机构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定位。该报告是由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这是第一份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量化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00年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为51.91,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电子商务安全指数最高,而电子商务效益指数最低,这表明中国电子商务的技术与应用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