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讲的这个企业级软件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企业级软件,和我们过去讲的企业级软件是不一样的。它不一定是基于PC的,它的整个工作理念可能也 是不一样的。去年我们收购了91无线,很多人都很关注,但可能有一点你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和91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一点让我们觉得很吃惊,就是每个91高 管的名片,上面写的电子邮件的域名地址都是不一样的,不是91.com,而是163、qq、gmail或者其他域名的。我们很纳闷,觉得91 虽然不是大公司,但也是有几千人的公司,为什么高管拿出来的名片email都是乱七八糟的?他们说,我们工作不用邮件,我们用IM(即时通讯软件),他们 自己开发的。这个IM可以做什么呢?除了能够即时通讯,它还什么都干,ERP的审批、报销、员工绩效考核、任务的分发……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这个内部开发 的一个IM实现。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很可能代表一种方向。整个企业可以用一种新型的软件来运营。一个IM就把我们过去在企业里面需要买的各 种各样的企业级软件都代替了。
其实整个产业界,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微软最近发布的Office365,基本就是把Office搬到了云端。这 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代表了一个方向,所以才会这样做。但是仅仅接管过去企业内部流程运转方面的工作的话,我觉得还不能完全代表新的企业级软件。
在我心目当中,新的企业级软件是什么呢?它应该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它不仅仅可以解决企业内部流程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连接问题,就是说,企业如何与客户打交道的问题。过去的企业级软件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而未来是可以解决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青岛航空把整个售票体系全部包给了去哪儿。我卖了多少张票、每一张票多少钱、什么时候卖出、上 座率多少,这些东西都靠去哪儿软件来做决策。其实在Airline Industry(航空产业)中,航空公司对于上座率的问题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因为如果空一个座位的话,它的成本就完全浪费了,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对航 空公司来说,把飞机坐满,同时让每一个人付的价钱又最高,这对于航空公司来讲是收益最大的。所以Airline Industry中一直在研究,提前一个月买票是多少钱、提前两周买票是多少钱、提前一天买票是多少钱、而我站在那儿等着马上就上飞机又是多少钱。但是, 他们过去的研究主要是根据historical data,比如说现在是5月29号,那么一年前5月29号的乘客数目是多少?demand(需求)是多少?未来,有很多其他的信息,如果用互联网的思维来 重新看一遍的话,有很多其他的信息是可以加进去,可以把票卖得更好。
去哪儿开发一了套软件,他们不仅知道过去卖票的情况,而且可以更好地预测到未来,根据人的特点、现在环境发生的变化、竞争情况等等,就可以卖出 去平均来说更高的价格。当我认为demand不够的时候,就把价格降得更低一些,或者提早降价;当然如果航空公司认为会有足够多的人在最后一分钟买票的 话,价格就一直不降,这里会有很多的技术。其实大家想想,不光是Airline Industry,在我们平时接触的很多行业中都有这个现象、也都有这个问题。
比较典型的是餐馆。我们都知道,好餐馆是经常需要排队的,有的餐馆价位定的比较高,客人就没有那么多,就会坐的不是很满。好餐馆每天一顿饭翻一 次台和翻两次台、翻三次台挣得钱是不一样的,因为餐馆的固定成本基本差不多。餐馆里坐了10%的人、和90%的人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怎样动态地定价, 让足够多的人、按照足够高的价钱到餐馆来,这其实和航空业的机票定价是一模一样的,酒店的房间也是同样的:什么时间、面向什么人、卖出什么价格……这套东 西如果作为一种企业级软件开发出来,那么未来不光是对企业内部的效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效益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所以,机票、酒店、餐馆、歌厅、发廊…… 很多这种服务型的企业,也是我们国家未来想大力发展的出口、投资、消费当中的消费的部分,这类型的企业,目前的运营效率是非常低的。用这类软件去提升效 率,我认为是未来五年左右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方向。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