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影业:做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
易管科技 www.egtx.net 来源:网摘 中国经营报(北京)
“老谋子”终于为自己谋得了新出路。2013年5月28日下午,乐视影业有限公司CEO张昭宣布,张艺谋正式成为乐视影业的签约导演,并担任公司艺术总监。张艺谋坦陈,与乐视影业的合作,结束了其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
这一天,乐视艺谋视频基金成立,张艺谋电影作品专区落户乐视超级电视。“良禽择网”而栖,乐视影业正试图用电影的小圆在互联网这个大圆上切出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为下一步上市募资做打算,然而张艺谋与乐视影业双方能否如愿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为此,乐视影业付出了3年2亿元人民币,外加乐视艺谋视频基金85%利润的代价,并且保证张艺谋在创作上完全自由。
乐视影业立志成为中国的HBO或Netflix,在电影大数据营销的契机下,建立市场体系,利用银幕、乐视网和超级电视三屏进行电影的多层次销售。
这家成立仅3年的电影公司2012年票房市场份额跃居民营电影公司第四位,仅次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与博纳影业,成为为数不多的快速上升的电影公司之一。这一切,归功于乐视影业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全新尝试。“用做互联网的方式做电影”,成了CEO张昭颇受业界瞩目的战斗宣言。
一个大导演+N个小导演
《中国经营报》:张艺谋的加入显然对资本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在乐视的股权结构是什么?未来IPO的计划如何?
张昭:乐视网和乐视影业是两个独立的公司,未来是由乐视网收购还是独立IPO,我一直倾向于后者。乐视影业的股权结构由乐视控股集团和管理团队构成,前者是大股东。乐视影业正在低调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与数家基金接触,首轮融资已基本确定由深圳一家创投公司领投,还有几家小规模的私募基金跟投。目前A轮融资已经谈妥。张导的加入对这个事情是一个推动,公司已允诺给予张艺谋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但是具体的持股数量要等IPO以后才能公开,而乐视影业将在二三年内开启国内A股市场的IPO之路。
《中国经营报》:张艺谋说,他与乐视影业的结缘,“从此结束了过去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开始了与专业团队科学化规范化的合作。”有人说这是在暗讽张伟平时代的合作,你怎么看?这种模式将是未来影业发展的新趋势吗?
张昭:张艺谋和张伟平合作期间出了不少好片子。不规范的合作,指以前的合作模式张导自己不能掌握自主权,比较受制于他人,这让他比较困惑。与乐视影业合作,能给他带来更自由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更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我看到张导对乐视影业做互联网时代电影公司的信心。出于品质保证,3年可能会有两部电影,具体的已经在筹备,而且不光电影,还有戏剧等多元化的艺术产品。未来只要是乐视的项目,都有可能挂上张艺谋艺术总监的头衔,品牌在这里发生分散与膨胀,实现了附加价值的最大化。
《中国经营报》:乐视这几年一直力捧新导演,比如导演郭敬明、李蔚然,在这个时候花重金请来张艺谋坐镇,这是否是对力捧年轻导演这一战略的改变?
张昭:虽然历尽风雨,张艺谋依然是中国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签约张艺谋是一个长远的打算,我觉得他再拍15年没什么问题。作为CEO,我会考虑是把资金集中在几个名导身上,还是分散到更多的新导上,寻求更多的机会为投资人带来回报。乐视艺谋基金会继续扶持年轻的导演。
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利的,导演之间的互补切磋会擦出新的火花。在2013年的片单上你会发现,有郭敬明自编自导的两部影片《小时代》和《小时代-青木时代》,也有李蔚然、马志宇这样的新生代导演的作品。这些影片有社会性话题,有耀眼明星,制作精良,投入并不高,能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这些新锐导演很有想象力,有制造“现象级”电影的能力。
大数据下谋划新市场
《中国经营报》:在全球化的电影产业下,你对整个产业是怎么看的,未来乐视的商业布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