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饮酒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中国人特殊的饮酒习惯。在国外,果酒尤其是葡萄酒主要用于佐餐,提倡美食配美酒,而且已习惯天天饮用,而在中国,天天喝酒的人并不多,但喝起酒来就要图个尽兴,因此,酒精度数与价格是影响人们消费酒类产品的两个主要参数。国人已普遍接受了白酒及啤酒,黄酒、葡萄酒还处在宣传引导阶段,更别说出生才两年多一点的枸杞酒,除去纯粹商业促销行为,靠自然流通及指名购买,枸杞酒问津者依然很少。虽然习惯可以改变,但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
3、价格
枸杞酒价格比起人们日常饮用的啤酒、白酒要贵的多,白酒一桌一两瓶就差不多,但是枸杞酒可能需要一箱。在酒店,酒的价格比外面高出一倍多,在这里消费对比心理价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举例来说,一瓶500ML的12度枸杞酒价格在100元左右,一桌六个客人,则最少要喝4-6瓶枸杞酒才能勉强过瘾,酒水价格计400-600元左右,这时,大部分消费者会放弃选择枸杞酒而喝一瓶茅台或五粮液,因为从感受和面子而言,后者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是枸杞酒无法比及的。
4、管理混乱
目前,枸杞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直接导致枸杞酒在酒精度、保质期、原汁含量等指标及产品分类和命名方面五花八门、怪象百出,因此在各地技术监督局的质检抽查中问题频出。2003年国家废止了半汁葡萄酒,但很快又出现了两个标准之争,时至今日却是两个标准共存,于是各种葡萄酒产品鱼目混珠,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信心。而宁夏枸杞酒正在重蹈葡萄酒尤其是通化葡萄酒覆辙。
5、市场定位错位、营销人才缺位
产品必须成功地确认一个可生存的市场细分板块,否则将无法取得差异化优势,只能成为一个销售“我也是”产品的公司。
酒是一种感情的载体,它主要通过酒精刺激饮用者的感官及神经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感官满足。有人提出了“器官经济学”、“体验经济学”的理论,很是形象地概括了酒精饮料的功能及效用。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饮食文化源源流长。在日常生活中烟酒是承载人们传情达意、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也就有了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烟酒不分家的说法。酒因消费场所、消费人群的不同,消费酒的品种也不一样。如高档酒楼是商务应酬、公款消费的场所,以驰名白酒及葡萄酒消费为主;在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是啤酒和葡萄酒的天下;大众餐饮及家庭饮用多为中低档白酒及啤酒。那么枸杞酒的目标市场究竟在哪里?
枸杞酒以健康果酒的身份闯入消费者的视线,但在果酒市场,葡萄酒占去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留给其他果酒诸如苹果酒、青梅酒、枸杞酒的市场空间不足10%,十几年来,葡萄酒产销量一直徘徊在30万吨左右,而如今,葡萄酒经过几十年的忍辱负重,其今日修为和地位又岂能是别的果酒能正面较量或轻言取代?
目前,宁夏枸杞酒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执行体系,专业营销管理人才是营销工作中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何谈竞争力?营销政策的制定及执行都需要依靠专业人员来完成,而大多数宁夏枸
杞酒企业因经营理念
用人观念、资金链短缺等因素根本无力为其搭建这一平台。目前,宁夏枸杞酒行业专业营销人才极度匮乏,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部分企业的营销行为不伦不类,除了概念炒作、哗众取宠外,更多的是江湖术士行为。眼下充斥这个行业“生命不息、跟风不止”的现象就是最佳例证。
枸杞酒的未来走势:
1、产品结构将趋于合理,价位走低
随着企业经营创新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未来几年内中高档枸杞酒市场将以脱糖干酒和礼品酒为主,消费集中在高档酒楼及节庆日;中低档市场将以甜型酒和100ML的小包装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