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网络营销包治百病。如果期望通过网络营销而没有其他的配套支持创造销售神话,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坚持无店铺销售的PPG是最典型的例子。通过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和网络宣传,PPG创造了服装界销售奇迹,而由于对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重视不足,导致创始人李亮携款潜逃、风投撤资、高管离职等传闻频频见诸报端,虽然目前关于PPG事件尚无最终定案,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它也提示我们,网络营销并非包治百病,它只是一个新渠道、新平台、新方式而已,需要与传统的销售模式、宣传形式相结合,并做好质量控制、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五大措施助力网络腾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有效受众已达3.03亿。有人说,人的大脑上存储记忆的地方只有六英寸宽,就像汉堡那么宽。网络空间虽然巨大,网络资源虽然取之不尽,但实际上网络营销是在占领3亿网民“六英寸”的地盘。北京上德营销顾问机构研究指出,在金融危机余波未退的2009年,要用好网络营销这张“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全盘思考,制定策略。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战术。网络营销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因此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营销策略,首先是看行业机会,其次是看自身优劣势与发展远景,再次是看费用预算,明确了这些才能制定网络营销战略与计划。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新闻报道称,虽然现在经济不景气,口红、面膜、上发廊、按摩等等可以放松身心情绪的消费项目,“买气指数”仍然很高。这便是美国市场上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口红效应”,即每当经济萧条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的,目前奢侈品、高档品的需求和消费无疑将削减,而生活必需品则不然。服装鞋帽、小家电、家居装饰、文化娱乐、电子信息、体育休闲等相关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如果你的产品与这些行业相关联,或者你的客户分布在这些行业,那么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加大网络投入;但如果你是汽车、房地产、石化等行业,则网络营销需慎行。
此外,根据自身的市场区域、消费人群等指标,策划相对应的、抓人的网络话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08年7月23日,一条“比尔•;盖茨花费1亿元租1年空中四合院看奥运”的新闻横空出世,一下子成为各大媒体暴光的焦点,几大门户网站和主流社区纷纷将相关帖子设为BBS置顶帖。而事实上,这是北京“盘古大观”楼盘在幕后操纵的一起有预谋、有步骤、有应对的网络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木门、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家庭化产品”,也在尝试着通过百度贴吧、视频、博客等等手段进行网络营销。当对于形势和自身情况把握不明时,可以借助外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决策方案。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实上,“互联网总统”奥巴马最终得以击败麦凯恩,与其背后精明的“网络营销智囊团”是分不开的。引入外脑,并与内脑一起头脑风暴,已经成为很多中小企业探索网络营销道路时的共同选择。
二是多种组合,花样游泳。网络营销是组合拳,是花样游泳,得有一双双修长的美腿、一套漂亮的动作来“勾引”观众。黑人奥巴马就是通过网络“组合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个人主页、搜索引擎、邮件直投、视频片断……不一而足。
网络营销的组合投资虽然可以分散风险,但要注重“二八原则”和“长尾效应”的兼容并蓄。企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新闻、BBS、视频、电子杂志就是发挥着“八”作用的“二”,但是还有更多的“长尾”不容忽视,如博客、百度贴吧、SNS等。
网络经济本质上是“注意力经济”。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如何吸引受众眼球?其实网络新闻是需要“策划”的!在汶川地震中,王老吉捐款一个亿是新闻吗?表面上是,实际上也不是,因为捐款和它旗鼓相当的企业一大把。那为什么“封杀王老吉”就成了新闻?这就是策划的功力。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借势进行网络推广,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