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仲玖:一个县市级政府网站的建设感悟
易管天下 www.egtx.net 来源:网摘 信息化建设
地处浙东宁波平原的县级市余姚以河姆渡古文化遗址闻名世界,全市共辖14个镇、1个乡、6个街道,人口82.59万。近年来,该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余姚”以清新的风格、丰富的内容、良好的互动、务实的应用,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上级政府、专业机构的充分肯定。
一、网站建设的主要特点
余姚市政府门户网站经过8年的建设,主要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信息内容丰富。网站共设置了余姚概览、政务公开、政务动态、市长之窗、政策法规、便民服务、社会服务、视频余姚、专题专辑、政府信息公开、特色展示、网上办事、实用查询、公众参与、个性化定制等15个一级栏目和217个子栏目,详细公开了领导讲话、领导活动、人事任免、计划规划等深层次的政务信息,完善了网上办事、视频余姚、每日一屏、信息搜索等功能模块,整合了网上投诉咨询途径、乡镇部门信息动态、社会服务信息、政策法规文件等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同时,还为市民、企业、投资者、旅游者设置了便捷的访问通道,不同的访问者可以进入不同的频道查看信息,提升了网站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信息利用率。
二是网上办事方便。网站设置了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事项达276项,并公开了所有事项的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申报资料、收费标准等信息,可下载表格290余份和样张270余份,实现所有项目网上审报、预审。事项办结信息还进行实时公布,用手机短信告知办结消息,申办人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办理结果,并可以通过查询服务随时了解办理状态。这些人性化的服务,既方便了申办人办事,又提升了政府形象。
三是交流形式多样。网站把市长信箱、乡镇部门领导信箱和部门咨询投诉信箱等集成到“领导倾听台”一个全市的互动平台,市民既可以写信到市长信箱,也可以针对某个乡镇、部门进行投诉咨询,这样大大方便市民了咨询和投诉。另外,公众参与平台开设了意见征集、民意调查栏目和在线访谈,广泛收集民意、答复群众疑问。2007年4月,市委书记通过在线互动方式,在线解答市民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提问40余个,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好评。网上互动平台为发扬民主创造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网站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余姚市高度重视以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为重点的政府网站建设工作,坚持“为民服务”建网宗旨和“网上办事”工作重心,不断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不断丰富便民服务内容,不断创新网站运作模式,努力把政府网站建设成为展示余姚形象和重要窗口、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和方便群众办事的有效平台。
一是抓准定位,合理规划网站。在政府网站创建之初,就明确了政府网站的定位,即:宣传余姚的窗口,公开政务的渠道,服务群众的桥梁。根据这个明确的定位,我们广泛开展网站内容、功能等方面的调研,深入社区、村、企业,多次举办座谈会,及时了解到群众对网站的实际需求,确定网站建设工作重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各地各部门信息资源情况,组织人员编制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第一批资源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规划等政务信息,第二批资源是有关部门为民办事资源,第三批资源是10多个业务数据库资源,目前第一、第二批资源已完全上网,第三批业务数据库正在逐步上网。同时,以体现特色、简洁明了和方便获得为原则,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梳理,科学规划网站栏目层次结构。
二是整合资源,畅通信息渠道。着力于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有效地将资源整合起来,体现门户特色,增强服务功能。首先,加强对新建网站的工作指导,从源头上整合最新信息,下发了网站建设指导性文件,对部门和乡镇街道的网站分别提出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要求,并规定新建网站必须自动实时向主站报送数据。其次,整合已建子网站的信息内容,网站充分利用抓取、嵌套等技术手段充实网站内容,从各乡镇(街道)和部门网站抓取他们更新的最新信息到我们网站,目前已经设置了70多个网站。同时,通过嵌套的技术把天气预报、政府采购信息、食品安全、房管信息、价格行情、违章查询、话费查询、图书查询、车次查询、航班查询等等内容整合到网站。再次,通过数据采集、录制手段,整合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资源,《余姚日报》的主要报道都能在网站上浏览,余姚电视台的“余姚新闻”节目也能在网上点播,既充实网站内容,又扩大了报纸电视的受众影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