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产品损耗
从去年开始,陆续有B2C生鲜电商转型B2B。比如在微信上卖半成品净菜起家的“小农女”,转型以后拿到8000万A轮融资。
陈嘉杰分析,如此趋势或许是因为B2B生鲜电商的竞争没有B2C那么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B2B更容易做。天天果园也有部分B端业务,他们直观感受是,企业在采购水果礼品时,更加要求品质保证,因为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其客户关系的维护;对于生鲜电商来说,C端做砸一个订单,损失的只是一个用户,而B端都是大单子,影响范围更广。
“我们从不刻意把自己圈定为面向B端还是C端,因为在我看来,生鲜电商的本质在于产品标准化和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这两点如果做不好,不管用什么模式都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他对南都记者说。
原产地开发、冷链运输、专业仓储和包装是生鲜行业基本的品控保障,在此基础上,天天果园去年推出水果标品“橙先生”,背后依靠的是投入1000多万美元、从国外引进的标准化包装生产线,据称不仅可以分拣大小,还可以在不破坏水果的前提下,用红外光谱技术批量测出每个橙子甜度。陈嘉杰说,用户的反响相当不错,不过由于技术十分复杂,他们仍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大规模量产。
“如此精心挑选,最终卖给消费者的都是精品,但剩下不达标准的水果怎么处理呢?B 2C生鲜电商之所以难赚钱,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损耗问题。”赵华国分析,谁都想从上游拿到好货,但产地农户可不这么想,他们要卖就卖统货,否则差的产品没法卖掉。由此,赵华国看到了商机:91农业有多层次的销售渠道,何不先由他们在上游收统货,然后把精品卖给合作的B2C生鲜电商,剩下的进企业食堂等B端渠道,对于后者来说,生鲜水果只要安全可靠、口感不错就行,并不要求有多好的卖相,这样一来大大减少损耗。他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已经有部分 B2C电商跟他们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