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农村电商2.0催生新会农村信息直通车2.0
易管科技 www.egtx.net 来源:网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互联网+农业”实现无缝对接?在11月13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围绕农业电商为主题的京东中国特产·江门馆也同时启动。会上,京东还与新会共同推出“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陈皮银行”,尝试探索新会农业发展生态圈的新机遇。此前,10月28日新会陈皮文化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所签署的《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京东与新会合作建设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根据协议,京东集团把新会区作为华南农村电商重点布局对象,打造成京东首个农村电商2.0示范点,助力新会陈皮产业等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电商发展。
新会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用农村信息直通车所构建的软硬件优势以及供销社的服务网络,借力京东农村电商2.0打造新会农村信息直通车2.0,进一步扩展具有新会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助力走进“互联网+”时代。
农村电商2.0——“互联网+”优质服务下乡
与京东的合作,为何一拍即合?新会11个镇街以及193条村组成的农村信息直通车服务体系以及遍布乡镇的供销社系统,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刚好契合京东“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要求,方便将新会的农产品推向全省全国”,“最明显的就是农村信息直通车的信息员身份将重叠,他们同时也是乡村电商的推广员”,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介绍说,“正因为短时间内能满足京东提出的镇一级一次性全面铺开服务的要求,双方的合作意向很快达成。”
“新会农村信息直通车的信息员,大部分是村里的团支部书记或者大学生村官,年轻化、懂电脑,对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容易接受”,“在各个村的直通车站点,有办公场所,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和光纤网络一应俱全”,“以前,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的职责,是发布农产业价格以及推广种植技术等内容,今后,村民可以上京东网采供日常农资用品,由供销社去分发,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京东提供的白条服务,让农民能在生产周期里减轻资金压力,不用担保的惠农措施,收成后再还款,非常便利”。黄锐楼对与京东的合作充满期待。
京东集团副总裁尹红元说:“我们跟新会的合作,应该说是在区级里最深入也是最特色的。合作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农村电商的工业品下乡,把京东比较好的服务提供给新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打通农副产品上行的通道,比如陈皮是个例子,陈皮仅仅是跟新会合作的一个农副产品,我们希望通过京东农村电商,帮助新会把更多有特色的产品卖向全国,甚至卖向全世界。”
过去,农村电商1.0仅有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无法有效打通农村地区的双向流通渠道。而京东在新会区打造的首个华南农村电商2.0示范点,将向新会引入金融服务,向新会农村地区提供乡村白条、农资白条、农产品众筹、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保险理财等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减轻农业、农民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
针对新会区农业特点,京东依托其平台资源引进优质农资企业,整合本地农资销售网络,扩大农资销量,并缩短供应渠道,为新会农户、农业合作社提供有保障的优质低价的农资产品。同时,整合农化、农机等资源提供技术服务,探索建立适合新会本地农业发展的农资电商服务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由供销社具体承接电商项目——2年内新会完成村村有电商网点
“做到区、镇、村每一级都有农村电商服务站,第一步,京东作为起步;第二步,所有电商都能提供服务”,黄锐楼讲述了未来新会区农村电商建设方面的构想,“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打开深度合作渠道,农产品难卖滞销等问题将得到更好解决。”
“落地时,将以供销社作为具体承接电商项目的机构,以后由供销社负责农村电商的统筹。”黄锐楼说,新会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单个企业难以组织单独团队去做电商营运,“供销社这个平台做好了,能在农资的定制、购买起作用,做到订单农业”,“每年提前定计划,使农户有相应的种植和销售计划”,目前京东新会馆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已经有几十家加入,300个品种,正在谈鲜活农产品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