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借着双11、双12的风口,二爷还是想提醒阿里一句,促成生态本为好事,但假货横行、恶意骚扰、平台腐败及职业差评师等问题将成为一股生态系统的破坏实力,如果阿里一直难以寻到良方、铲除恶势力的话,那么这些内部生态系统的坏分子必将威胁到阿里自身的健康。
PART 04——构建电商生态?系统软件是基石!
有人说,生态的概念太遥远,没有BAT的体量不用操这个心。那二爷想说,阿里因为体量巨大因而构建一个大型综合性生态圈,而对每一个中小型的电商企业而言,都应该试图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圈,因为这个生态体系也可以是小而美的。
毕竟,每一个电商企业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在一定区域内,和生物一样,没有一个企业个体能够长期单独生存。之所以电商企业因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企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代理商、供应商、商家以及同质企业群共同构成了这个生态圈的生物成分,只有让他们在你的电商体系中和谐平衡发展、各自成长获益,你的电商平台才能运转的更加稳妥。
还是以阿里为例,淘宝、天猫、阿里巴巴、阿里云、支付宝、菜鸟网络……从交易平台、市场推广、大数据、云计算、金融服务再到移动平台,无所不触及的阿里正一点一滴的拼凑自己的电商生态系统。但通过电商和阿里的生态系统架构,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生态系统中各产业间的数据传递都是通过软件进行的。由此可见,软件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整个电商生态系统中数据传递最重要的载体,即使是强如霸主的阿里也必须依靠不断提升的软件能力来为其保驾护航。
作为整个电商生态系统平衡的驱动者,软件构成是整个电商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PART 05——传统企业如何建立电商生态体系?
作为整个电商生态系统平衡的驱动者,软件构成是整个电商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而电子商务自身的一些特性和优势决定了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成为必然趋势,但同时由于传统企业自身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IT人才和电商运营经验、无法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因而很难驾驭电商业务,更难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小型电商生态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障碍,二爷的建议是企业在转型电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与能力,选择自力更生或借助外力。当然自力更生的前提,在于强大的资金流及技术拓展实力,如果缺乏这个先决条件的话,借助外力去搭建电商平台构建电商生态圈才是可行之道。
目前,目前市场上第三方提供的主流软件服务有五种模式,即IaaS、PaaS、CaaS和SaaS。在这里二爷想重点说的SaaS(作为SaaS模式的拥趸,二爷曾多篇文章中谈论SaaS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SaaS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软件模式,典型的电商SaaS服务商代表如:国外的Salesforce及国内的千米网。SaaS模式下企业向第三方软件服务商购买的既是软件,更是服务。
例如美国的Salesforce主打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及服务,允许客户与独立软件供应商定制并整合其产品,同时提供按需定制的软件服务,使得客户无需拥有自己的软件,也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记录的维护、储存和管理,所有的记录和数据都储存在Salesforce.com上面
再例如国内的千米网,作为SaaS软件提供商千米网负责打造一套软件产品,把服务器部署在云端,企业用户有一个账号就能登录使用。至于技术升级、更新迭代便是这些技术服务商的事情。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好处是成本低,投入少,持续更新迭代,且实施起来更快速,电商平台建设也能更安全。在建立一个良性电商平台的前提下,企业下一步就可以考虑如何如整合自己的渠道、用户、商家等各方资源,从而去建立自己平台上的小型生态圈了。
在电商领域,失败的原因或许各有不同,但成功的道理都是相似的:即首先满足销售商利润落袋,其次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让厂商、分销商、物流方、仓储方等各方面受益,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用户体验。只有这样你的电商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闭环实现,而是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