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地生活服务商平台而言,针对移动端,未来可能最大的用户障碍是如何通过对自身数据的处理以及用户个性化数据的分析,提供直接匹配用户需求习惯的服务,而不是象互联网时代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王兴所说的“连接商户与个人”表面上看似符合未来趋势,实际上仍然是信息连接,而并没有实现服务连接。
事实上,在团购平台上,电影选座系统今年的火爆,恰好符合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服务平台的要求,团购平台上的电影票更多地偏向了以区域为核心的服务连接和交易,电影票业务的放量增长也恰恰预示了未来真正O2O场景的未来趋势。
未来不见团购,O2O是BAT的玩法
团购业虽然经过了几年的积累,但并没有形成自己有价值的模式。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则让原有的团购模式在一点点失去价值。
O2O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数据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数据匹配,目前无论是美团还是点评,也无论是之前合并的58还是赶集,都没有相应的数据基础也没有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团购,未来存活机率很小。
对于美团和点评的合并,另外有一种说法是,阿里和腾讯对于百度投资200亿以糯米为核心重构O2O产业结构进行的防御性手段,之前的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如此,现在的美团和点评的合并依然如此。
虽然这种传言无法去证实,但确实美团和点评的后台老板中有阿里和腾讯的身影,所以这一传言也未必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面对未来可能产生的万亿以上市场规模的O2O市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而在O2O的核心价值上,BAT都有自己的实力,有足够多的数据,也有数据分析能力。
虽然目前无法预见O2O产业中一个标准化的模式,但苹果、微软和百度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可以预见的模式。无论是微软Cortana、苹果Siri还是百度度秘,这些表面看起来与O2O无关的人工智能,确恰恰是未来O2O可能要走的路。
事实上,微软的Cortana给我们展示出了未来生活服务可能出现的方向,无论是交通、饮食、住宿等等,只要出现在你的日程、邮件或者沟通工具里,Cortana都可以通过后台的处理匹配相应的服务,只是这种匹配和服务做得不够完美。
更大的具有想像空间的是,未来出现在手机端的服务,并不一定是各种低频的APP,所有的服务都可能会集成在几个超级APP上,而单一性的APP所提供的服务,则可能通过后台只作为数据提供的形式存在。对于这种超级APP,腾讯有,阿里有,百度依然有。
而在连接服务方面,百度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虽然阿里拥有中国仍至于全球最大的商业数据,但这么多年来,阿里并没有让这些数据产生价值,马云也在说阿里最大的价值就是数据。
同样对腾讯而言,微信和QQ是两个超级APP,具有一切用户个性化数据,但目前仍然只是用户的信息连接,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服务连接。
这将是一场长期战争,对于大数据重构的O2O产业,BAT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美团和点评的合并,正是这一个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