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云的世界观里,世界上就两种人,有梦想和没有梦想。这种几乎与生俱来的梦想情节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一家靠梦想驱动的公司。这种“梦想驱动”与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不无相似之处。阿里巴巴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刘墉(花名)当时就是马云面试的,他毫不讳言对马云的追随,“我是冲着马云而来,而且很多员工都是冲着马云来的”。在刘墉看来,马云有一种能力——用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影响其他人。“马云每一次开会,不管是大会小会,开场都是我的梦想和我的理想,阿里巴巴的梦想和理想。”
在过去的14年间,马云像一个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梦想、激情成为驱动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但是在孙金云看来,像马云这样的明星创业人退居二线,无可避免地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首先是对公司品牌形象的影响;其次作为创始人的企业家,外部有独特的关系网,更多地附着在个人身上。如何将这种关系网络的资产进行有效转移也是问题。但是对于陆兆禧而言,如何用好马云这个符号很重要,首先应该把马云的个人风格与价值观剥离开,将马云的价值观转换成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自信。“创始人与接班人也是一种师徒的关系,师傅会从旁观察,在收权与放权之间做平衡,这个时间也许是几年。”
刘墉现在认为,迎接马云的离开已经不是太困难的事。“经过多年的积累,无论从体制建设,还是领导力、人治方面,阿里已经过了完全依靠个人来做的阶段。”从种种迹象看,卸任之前的每一天,马云没有片刻松懈,从架构调整到企业文化搭建与内化,这种准备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从这一点看,马云身后,陆兆禧将更多扮演执行者的角色以完成马云未竟的事业,譬如即将来临的阿里巴巴IPO。
马云的管理语录
1.喜谈梦想而不是管理
马云语录:我最怕的是那些竞争对手动不动讲管理、讲组织、讲文化、讲人才,把这些当作企业最大的竞争。
旁白:马云用自己无招胜有招的“风清扬”手法,一手塑造了阿里巴巴独特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说,马云实际上是个管理怪才,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譬如大规模的轮岗,在别的大公司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马云调整公司架构,是意识到了企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将成熟的业务组合打包成立新的事业群,这种手法很像是野战军的编制,更适合快速应战。
2.为梦想而战
马云语录: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旁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金云博士将马云归为变革性的领导类型,同时又兼具浓厚的东方哲学色彩。在马云身上可以找到德才兼备、豁达谦恭、急流勇退等特点。实际上,很难将马云归为某一个类型的代表,他的身上还带有浓厚的江湖气与武侠味。他在公司内部强调自由、激情、为梦想而战。这些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糅合到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里,带有不可复制的意味。
在过去的14年间,马云像一个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梦想、激情成为驱动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3.用梦想和英雄主义去感染人
马云语录:无论我们多么渺小、无论我们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坚持梦想,就像起跑的力量、就像腾飞的力量,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旁白:马云是一个不懂技术的英雄,却懂得用他的梦想和英雄主义去感染人。在阿里巴巴内部,马云的直觉总是神来之笔。譬如拆分淘宝,是从马云的直觉开始。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决策过程,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与选择。另外,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是阿里巴巴最与众不同的基因,价值观的塑造帮助马云把同样味道的人聚在一起,帮助他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