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网站的几种商业模式
E管天下(易管天下)网络科技 www.egtx.net 来源:网摘
“网络社交”(social networking)的产生和应用是建立在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基础上。简单地说,”六度分离“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通过6个人你就可以找到克林顿或拉登。
SNS大致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综合交友类型,以某种共同爱好、共同话题为核心,建立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第二类是婚恋类型,这些网站目标用户大多是白领阶层。第三类是商务类型的SNS,这一类型主要面向企业商务应用收费和多样线下商业活动收费。
在国内,SNS和交友网站已经被混为一谈
国内的众多sns们成为一夜情网站,交友网站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个误区。sns跟交友网站是有区别的:sns是通过自己的好友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而交友网站则是把好友的好友变成自己的朋友。
真正的SNS仅仅是拓展交际圈,缺乏明确的利益目的,没有什么猛药能吸引用户留在网站上,因此纯SNS在国内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反而做交友因为利益目的很明确——性交网。中国网民网络交友的逻辑是游戏性大于真实性,而缺乏 “游戏性”的六度减低了网民对于潜意识游戏趣味的要求。人们并不都愿意让自己的朋友与其他人共享,我们来看一下QQ里的好友分组,一般有家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划分,其中还以异性朋友分组为最多,并且聊天频率也最多。你自己愿意将这组里的异性好友享出来,让其他好友互相认识吗?
SNS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假设,现实中很容易断链。二度关系要转换成为一度关系,其中间人必须是严谨的一度关系,否则很难负起间接责任来。SNS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缺乏这个严谨的一度关系,导致在中国难以发展。而众多SNS网站在中国变成一夜情网站的原因是:一夜情恰恰是建立在不严谨的一度关系上的人际网络,不需要严谨。
SNS、交友需要与地面活动相结合
仅靠虚拟的陌生人交流,粘性远远比不上通过现实关系而形成的坚固的关系。所以交友网站必须要和地面活动配合,实际上交友网站里最火的栏目是“活动”。
那么什么情况下用户可以在完全留在网上充分互动呢?那就是像赛我网、QQ一样可以购买虚拟服装、虚拟的家。(还有就是网上同居,这又回到了一夜情网站的模式。)说到底就是在网站上最大化地模拟现实社会。
除了交友之外看来只有游戏才有足够的用户粘性。那音乐能有这么大的粘性吗?
一般以音乐爱好为主题的网站,是不能紧密的聚合在一起的,例如粉丝网的一般服务例如明星八卦、明星FANS圈等内容也没有足够的粘性,他们最引人关注的是帮助《红楼梦》海选角色。对!音乐选秀!为什么选秀的粘性会如此之大?出名!那么“出名”这个需求可以驱动用户用音乐来交友吗?选秀好像和交友或SNS没有关系,它可以结合交友和SNS吗?
其实超女就是最强的SNS应用
可以的。就好像超女选秀一样,音乐选秀网站里也可以衍生出交友功能,或交友结合选秀。我们来看一下超女参加选秀活动的支持者结构,就知道为什么超女就是最强的SNS应用:
首先一度关系是超女选手的亲朋好友;二度关系是亲朋好友的亲属、朋友以及铁杆观众FANS;三度关系是亲朋好友、铁杆FANS的亲属、朋友所涉及的亲友、同事;四度关系为亲朋好友的亲属、朋友和铁杆FANS所涉及的亲友、同事所涉及的亲友、同事团体……。依次类推。形成一个超女最高有几十万人的投票支持团体。
形成这么强大SNS链的基础是,对几十万参选的超女来说,粘性是选秀本身可以出名;对广大观众和支持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平民造星,体验自己制造属于自己的平民偶像的美好过程,把自己喜欢的歌手留在舞台,这样的应用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激励他的是对超女的情感,和自己造星的满足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