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推崇的4G网络的另一个受益者是手机游戏。手机游戏不但需要硬件设备,同样需要一个更快的互联网连接。“更快的网络连接,意味着玩家可以享受到更加流畅的体验,享受到画面更精美、更复杂的、需要强大网络连接的优质游戏。这些无论对于玩家还是游戏开发商,4G网络将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游戏盛宴。”
新应用机会
3G时代只敢想的一些应用模型演示,在4G时代将逐步成为现实。增强现实应用、智能家居和移动医疗可成为其中的典型机会。
如果说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找到附近的星巴克咖啡馆似乎太小众且刚需不够,消防员在救火时带上有4G功能的头盔,头盔面罩上可显示一座大楼的建筑图,帮助他们在充满烟雾的大楼里面找到通路,这是否可以支撑4G新应用的理由?
3G时代,导航类应用已经成为用户必备,4G网络带宽的加速,导航类应用开发商已经开始探索“增强现实”概念,用手机的摄像头就可以呈现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定位或GPS信息。实际的应用中,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在车载系统中将更加流行和广泛应用,福特Sync和通用OnStar已经采用这种技术。
另一个实用场景来自于移动医疗。今年6月举行的2013 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移动已经展示4G急救医疗应用。在当时,负责该项应用的工作人员透露,4G网络拥有超过十倍3G网络的速率,能够实现高速率的视频回传,缩减患者救治时间。移动状态下的应用更为必要。120急救车在移动过程中,可稳定维持20Mbps的上传速率,从而保障高清视频传输的稳定,以及X光片等大数据文件的快速传输。
此前,中国移动在南京、上海、浙江等多个城市进行了120急救车的现场演示。中国移动表示,在4G规模商用之后,此项应用将会逐步推广。
用户“以脚投票”
4G牌照发放对运营商本身是利好,相比以往模拟、2G和3G时代,运营商的“老大”地位可能不保,用户比以往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在腾讯科技发起的调查中,有37%的用户表示一旦可以使用4G网络,就尽快入网,但另有45%的人持理性观望态度,“先等覆盖好了再说。”
一个解释是,目前4G并非刚需,更像锦上添花。
截止到今年10月,3G在我国的渗透率刚刚突破30%,目前3G的容量还有大增长空间,对依然使用2G网络,以及刚开始使用3G网络的人而言,对4G网络的需求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4G建设刚刚启动,网络覆盖难以与高质量的2G网络和3G网络相比,作为普通用户,网络的稳定是其优选项。
另一个关注焦点是资费标准。中国移动表示,未来4G套餐由上网流量、语音通话、数据业务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有多档方案可供选择,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由于目前没有可商用的4G网络,资费套餐无从谈起。
值得肯定的是,广东移动等省分公司通过赠送15GB流量的方式吸引4G种子用户。同时,近期还下调了4G资费方案。新方案执行后,不论是用户自带手机入网,还是办理合约购机,新套餐比原套餐无论语音还是流量只加不减,月费套餐相当于五折优惠。
这些对用户的示好,对于已经经受了多年运营商“霸王条款”的用户而言,是个新的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