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背靠资金流输出商业价值
上个月,支付宝钱包也推出了自己的公众服务平台,并且据其公开的数据,光大银行公众号上线一周,关注人数就已经突破50万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下余额宝的成功路径,你就会发现,支付宝公众号的价值目前被很多人低估或者干脆说忽视了。
从商业的三要素分析,支付宝占据了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人流和金流。在余额宝之前,货币基金已经存在很多年,所有的货币基金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T+0赎回等应用也是现成的。但这些东西搬到到支付宝上,立刻就引爆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这就是人流和金流无缝对接的价值。
支付宝钱包的一亿用户,背后都带着金流,包括160多家合作银行、支付宝卡、拉卡拉等线下网点,金流覆盖之广恐怕央行都比不上,含金量绝对不容小觑。这一点从转化率上就能看出来。据支付宝方面称,麦咖啡的账号上线两周时间,购买转化率已经达到10%,大大领先于其他的公众服务平台。
想象一下,当某个商家需要推送促销信息时,支付宝可以告诉你“30%的用户在过去一个月内消费了5000元以上,50%的用户经常使用转账服务”,如果打通了天猫和淘宝的数据,支付宝甚至可以赤LUOLUO的告诉你“恭喜你,你的用户中有80%参与了双11大促,并且消费能力都在1000元以上!”背靠资金流和人流输出商业价值,这会是支付宝钱包吸引公众号和线下商家最牢固的护城河。
对商家来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块土地目前还没有吸引太多的竞争者,人人都看到的机会很难称为机会,在大风起来之前坐到风口上才叫眼光。
三、技术前瞻性
在所有人都叫喊着要做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殊为不易。移动支付的这块蛋糕谁都想吃,但支付行业并非暴利,壁垒更高。
上周,马云高调现身银泰,为支付宝钱包“当面付”接入银泰站台。据称,银泰集团旗下37家门店将全面支持支付宝钱包“当面付”付款。ZenNew也有小伙伴凑热闹在银泰实地体验了一把支付宝购物。当天商场里的wifi信号非常差,微博微信都基本连接不上,但是在付款的时候“当面付”声波支付却几乎不需要等待时间,3秒就支付成功了。
之前,支付宝宣布与11家售货机运营商达成全面合作,年底前要覆盖全国50%以上的地铁售货机,采用的技术依然是声波支付“当面付”。
做资金出口,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成交率和设备成本。支付宝声波支付模块成本不到50块,商家收银台改造几乎不存在硬件成本,在这里,支付宝钱包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了NFC一般的支付体验。
从支付宝钱包“当面付”目前的设计来看,声波技术的排位显然已经超过了二维码支付。如果ZenNew没记错的话,支付宝从2011年就开始做条码支付,2012年也推过二维码支付。条码和二维码支付被边缘化,或者说支付宝钱包没有继续依赖二维码,是因为二维码作为支付方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扫码到跳转,对网络的要求很高,成功率很难保证,光这一点在线下场景下就会是致命的打击。如果支付的成功率和便捷性都无法保障,何谈扩大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
支付宝钱包负责人樊治铭透露,目前支付宝还在开发指纹支付,据称很快就会上线。在支付技术的探索上,支付宝钱包无疑走在前列。而对互联网公司来说,超前的技术和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后进的公司现在可能还无法体会到。
成熟的品牌、滚雪球般增长的用户、庞大的交易数据带来的商业价值,以及“当面付”的线下支付技术,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跑马圈地,抓紧时机建立起牢固的线下生态壁垒——移动支付虽不知鹿死谁手,但支付宝钱包的想象空间不容小觑。
文末吐槽下:各位看官,移动支付未必是个零和博弈,玩家也肯定不止是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金融市场本身并没有赢家通吃,四大银行之外,招商、平安、光大也能靠服务迅速崛起。溺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个市场足够大,容得下更多的企业,未来也充满各种变数。别老说,微信支付颠覆支付宝钱包,而忘了运营商、招商银行以及银联这样的重量级玩家。